“小玲,你明天回家吗?新杀的年猪肉我已经给你们预留好了,赶快带回家烧给涛涛吃。”每年春节前,滁城市民徐女士都会接到父母的催促电话。在她的记忆中,“杀年猪、掼糍粑、磨豆腐”是老家人每年春节都会上演的传统民俗。说起“杀年猪”,来安人还很讲究,一般选取自家喂养的黑猪,重量大都在250斤左右,时间则大多选在冬至日前后。
从年前一个半月起,来安县境内的广大农村便开始热闹起来,家家户户都在忙活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——“杀年猪”。农历十一月初八一大早,现年62岁的水口镇永红村居民徐师傅家准备杀年猪了。由于杀年猪是个技术活,徐师傅起床后便烧了两大锅开水,然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,把饿了近一天的黑猪从圈里赶出来,并将其固定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;随后,特地请来的杀猪人摊开工具包并拿出一把亮铮铮的小尖刀,伴随着一长段撕心裂肺的“吼叫”声,一股热烘烘的鲜血从猪脖子处喷涌而出,并流进砧板下的大木盆里。待猪毙命后,杀猪人在众人的协助下将猪放入一口大铁锅中进行开水“沐浴”,以便及时实施脱毛。经过开水的刺激,猪毛变得很容易被刮掉,不到半小时,原先的黑毛猪就成了“白皮猪”。褪掉猪毛后,杀猪人用铁钩将猪挂在一个2米多高的架子上,开始清理内脏。清理出来的猪下水被小心翼翼地放在砧板上,这些可都是做下酒菜的好食材。按照当地习俗,请人杀年猪一般不付工钱,而这些猪下水事后则大多要送给杀猪人。清理完内脏后,杀猪人用刀子将猪肉从上到下劈成两半,并用清水对肉进行仔细清洗。此时,一头年猪基本上就算杀好了,整个过程大致耗时两个来小时。
一切程序完成后,户主家的女人们开始登场了,她们首先烧锅打猪幌子,然后用刚刚切下的猪肉烹制红烧肉、肉丸子、青菜烧肉、芹菜肉丝、猪血粉丝汤等一道道乡间美食,用以犒劳杀猪人和亲朋好友。“猪是自家养的,菜也是自己园子里种的,这样吃起来才香,‘杀年猪’、‘打猪幌子’就是我们这里最大的年俗!”随后几天,徐师傅还要将大部分的年猪肉按头、血脖、里脊、肋排、四肢等部分分解成块,和刚刚灌制的香肠、血肠、粉肠等一起,放进大缸里腌渍贮藏,以便随时拿出来晾晒或食用。
据了解,“杀年猪”不仅是来安人的一项传统年俗,也是一年劳动成果的汇总,更是一个家庭团聚和荣誉的象征。杀完年猪,预示着新的一年将更加红红火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