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槐(?~1262),字廷植,定远县城人。南宋大臣。少时喜读兵书,爱习兵事,立志做个像诸葛亮、周瑜那样的人。他常与人说:“我若得用,将讯扫中土,以还天子”。曾师从儒学大师朱熹的学生辅广。嘉定六年(1213年)中进士。历任广德军录事参军、镇江观察推官、镇江府通判、常州知州、提典湖北刑狱、常德知府、江州知州兼都督府参谋、谭州知州、沿江制置使、江西安抚司公事主管、户部侍郎、江东安抚使兼建康知府、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、工部侍郎兼转运使、兵部侍郎兼给事中、宝章阁直学士、福州知州及福建安抚使、端明殿学士、参知政事、右丞相兼枢密使等三十多个职位,爵位由封子、封男,到封侯、封公。董槐为官,清正廉明,政绩显著,朝野闻名。? 嘉定十四年,董槐任广德军录事参军,有人告富户李桷私铸兵器,暗结豪杰,心图不轨。郡守不问是否事实,就将李桷逮捕入狱,准备斩首。董槐通过查访得知情系诬告,便向郡守说明。郡守不但不听,反要牵连于董槐。不久郡守因奔父丧去官,董槐负责处理郡事,他迅即上书为李桷辩明案情,使其获释。
嘉熙元年(1237年),董槐任提点湖北刑狱时,常德军中发生骚乱,守尉马彦直被围。董槐得知,亲率数骑赶到现场,得知骚乱的根源在于马彦直掠夺军士的饷银,即呼出马彦直,训问实情后将其立斩于马前。次日,又捕斩作乱者的为首分子以戒。
嘉熙三年,董槐知江州。这年秋天有十多万灾民渡江而来,他召集官吏商量用储备军粮赈灾,吏员都表示反对。董槐说:“人民是我们的人民,用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何不可?”说服了吏员,于是灾民得粮,重返家园。
淳祐六年(1246年),董槐为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。此时邕州经常发生少数民族扰边事件,他上奏守御七策,待朝廷批准后,与周边少数民族订立五项条约:一无犯边,二归还侵地,三归还虏掠生口,四奉正朔,五通贸易,从而改善了相互关系,安定了西南边陲。
景定三年(1262年)五月,滂沱大雨不止。年迈的董槐彻夜难眠,坐立不安,国难民灾系于一身,终于在不住的叹息中忧逝。死后赠太子少傅,谥号文清。